欢迎访问本站。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 梵语千字文 Heart Sutra Sanskrit Heart Sutra - Max Muller Heart Sutra - E. Conze Heart Sutra
梵语天城体
天城体(देवनागरी,Devanāgarī),使用最为广泛的印度文字之一。
印度的文字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为婆罗迷字母系统(ब्रह्मी,Brahmī),一为佉卢字母系统(खरोष्ठी,Kharoṣṭhī)。婆罗迷系统字母传说为梵天(ब्रह्ममा,Brahmā)所造,佉卢系统字母传说为佉卢虱吒仙人(खरोष्ठ,Kharoṣṭha)所造。中国佛教徒认可了这些传说。唐带西明寺道世法师(?~683)在其名作《法苑珠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大正藏》第53册,351页中、下)
婆罗迷系统字母的最大特点是从左向右书写,佉卢系统字母则与之相反,从右向左书写。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历史上得到广泛使用的是婆罗迷系统字母;佉卢系统字母只在西域和中亚得到过部分使用(如犍陀罗语)。目前为部分佛教徒所乐道的所谓“悉昙”字体(सिद्धन्ता,Siddhantā),也属于婆罗迷字母系统。天城体亦属于婆罗迷字母系统,它兴起于11世纪,成熟于12世纪,12世纪以后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各种文献的书写。该字母的命名是源于它兴起的城市——“天城”(देवनागर,Devanāgara)。由于字母名称是阴性词,所以“天城”最后的a被替换成了ī,于是就得到了“天城体”(देवनागरी,Devanāgarī)这一名称。在印度有时它也被称为“城体”,但学者们为与“喜城体”(नन्दिनागरी,Nandināgarī,亦译“南弟城体”,两字体形态差异显著)作出区分,仍然广泛采用“天城体”这一名称。
形态特点
天城体兴起于北印度。印度古代字体自八世纪以后,南北方形态差异渐趋明显。最明显的差异是“北部方正、南部圆滑”。天城体书写时横平竖直、棱角突出,特征十分明显。比照孟加拉文和南方佛教国家的各种文字,可以十分清楚地体会到这种特征。
此外,天城体字母以“T”形的笔画作为字母的骨架,字母头顶有一条横线。这种风格始于笈多时期。那时因书写工具的原因,字母起首往往留有一道楔形印记。后来这道楔形印记逐渐演变为顶线,在后世的北方字体中广为采用。为藏地所广泛传习的兰札体也具有这一特点;但天城体的顶线将字母连在一起,而兰札体虽然有顶线,两个字母之间的线是断开的(此与印度古代大多数字体及藏文字体相同)。
用途
天城体佛经(俱舍论) 天城体被广泛地用于拼写各种印度语言。
首先,自12世纪以来,大量的梵语文献以天城体得到书写和传承。直至今日,印度本土出版的大部分梵语书籍都是用天城体拼写的,内容广泛涉及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文献,以及文学、法学等各方面的世俗文献。
其次,印度联邦法律规定: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印地语(हिन्दी,Hindī)用天城体拼写。而印地语流行于北印度,作为当今印度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最后,印度地区的许多其它语言,如马哈提语(Marathi)、尼泊尔语(Nepali)等,亦以天城体拼写。
就佛教文献而言,古典梵文和混合梵文的佛经可以用天城体书写。虽然巴利语在历史上多以南方国家文字(包括僧伽罗文、老挝文、泰文等)书写,但目前印度本土也正在做天城体巴利语佛经的转写工作。右图为印度出版的梵文天城体佛典《阿毗达磨俱舍论》首页(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of Vasubandhu, edited by P. Pradhan, Patna: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de, 1967)。
字母组成
天城体字母标准读音 天城体字母有符号48个,其中14个代表元音,34个代表辅音;此外还有“止声”(विसर्ग,visarga)、“随韵”(अनुस्वार,anusvāra)、अनुनासिक(anunāsika)等辅助符号,以及若干标点符号。历史上关于梵文字母的数量问题,各派学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相关问题可参阅季羡林先生的论文),但所有字母均可用天城体来表示。
以下将给出天城体所有字母及其转写和近似读音(仅在sanskrit2003和Times Ext
Roman等字体中可完整显示。vista用户和苹果用户可直接在此界面阅读下文,windows2003及以下用户若欲得到完整显示,请下载这两个字体,并将本词条粘贴到word等程序中阅读)。这些字母读音所对应的严格的语言学国际音标参看右表。
元音字母
天城体有如下十四个元音字母。
简单元音 अ a आ ā इ i ई ī उ u ऊ ū ऋ ṛ ॠ ṝ ऌ ḷ ॡ ḹ
双元音 ए e ऐ ai ओ o औ au
अ a 类似英语but中的u。
आ ā 类似英国英语car中的ar。
इ i 类似德语mit中的i。
ई ī 类似英语bee中的ee。
उ u 类似德语Butter中的u。
ऊ ū 类似英语cool中的oo。
ऋ ṛ 类似俄语的P中略带i的音。
ॠ ṝ 类似俄语的P中略带u的音。
ऌ ḷ 类似英语/li/
ॡ ḹ 类似英语/lu/
ए e 类似英语leg中的e,有时类似德语Lehrer中的eh
ऐ ai 类似英语kite中的i
ओ o 类似英语boat中的oa,有时类似英国英语nor中的or
औ au 类似英语cow中的ow
八个简单元音,两两为一对,前者为后者的短元音,后者为前者的长元音。值得注意的是,इ i、ई
ī和उ u、ऊ ū只存在发音时间上的差异,音值没有任何区别,这一点不同于英语的/i/、/i:/和/u/、/u:/。而अ
a、आ ā,ऋ ṛ、ॠ ṝ以及ऌ ḷ、ॡ ḹ音值不同。
辅音字母和元音符号
天城体又如下34个辅音符号。
喉音 क ka ख kha ग ga घ gha ङ ṅa
腭音 च ca छ cha ज ja झ jha ञ ña
卷舌音 ट ṭa ठ ṭha ड ḍa ढ ḍha ण ṇa
齿音 त ta थ tha द da ध dha न na
唇音 प pa फ pha ब ba भ bha म ma
半元音 य ya र ra ल la व va
咝音 श śa ष ṣa स sa
气音 ह ha
值得注意的是,天城体字母是典型的“音节字母”,辅音字母其实都带着一个元音a(如上所示)。欲使辅音字母带上其它元音,需要使用元音符号:
का kā कि ki की kī कु ku कू kū कृ kṛ कॄ kṝ कॢ
kḷ के ke कै kai को ko कौ kau
比较特殊的是:
दु du दू dū दृ dṛ रु ru रू rū शु śu शू śū शृ
śṛ हु hu हू hū हृ hṛ
而若须表示不带元音的“纯辅音”,用写在下面的一撇 ्(virāma)来表示。不过这一撇只用于停顿、句尾或独立的词下,如वाक्(语言);或用于语法上的词根和语干,如दिश्(方位)。
前1-5行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称为“不送气音”,第二列和第四列称为“送气音”,两者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有没有气流从喉咙穿出。第一列和第二列被称为“清音”,第三列和第四列被称为“浊音”,两者的区别在于发音时是否振动声带。英语的浊音多为不送气音,轻音多为送气音(除在s后发生的音变等情况外),所以一般不作这样的区分;而现代汉语北方方言的送气、不送气辅浊音都非常少(如中英文的k都是送气轻音,相当于梵文的kh)。因此这两对区分也是中国人学习梵语等其它印度语言时在语音阶段存在的难点之一。
第五列称为“鼻音”。此外,元音、半元音和气音都属于浊音,而在咝音中,श śa是腭音,ष ṣa是卷舌音,स
sa是齿音。
क् k 类似英语school中的ch
ख् kh 类似英语kite中的k
ग् g 类似英语gate中的g
घ् gh g送气
ङ् ṅ 类似陕西话“我”的声母(ng)
च् c 类似英语strawberry中的tr,有时类似北京话“家”的声母
छ् ch 类似英语chaw中的ch
ज् j 类似英语jar中的j
झ् jh j送气
ञ् ñ 类似北京话“娘”的声母
ट् ṭ 发音方式类似北京话“大”的声母,但舌尖微卷,抵住上腭中部
ठ् ṭh ṭ送气
ड् ḍ ṭ浊化
ढ् ḍh ḍ送气
ण् ṇ 发音方式类似/n/,但舌尖微卷,抵住上腭中部
त् t 类似英语“star”中的t
थ् th 类似英语task中的t
द् d 类似英语desk中的d
ध् dh d送气
न् n 类似英语nor中的n
प् p 类似英语sport中的p
फ् ph 类似英语poor中的p
ब् b 类似英语bag中的b
भ् bh b送气
म् m 类似英语milk中的m
य् y 类似英语yes中的y
र् r 类似俄语P、拉丁语r、南部德语r
ल् l 类似英语let中的l
व् v 类似英语vast中的v
श् ś 类似英语show中的sh,有时类似北京话“秀”的声母
ष् ṣ 类似北京话“受”的声母
स् s 类似英语sit中的s
ह् h 类似英语hot中的h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传统语法把ह् h算作是浊音。
辅助符号和标点符号
ं ṃ (anusvāra),“随韵”,多用于词尾。梵文语音规则规定以म्
m收尾的词,若遇到的下一个词以辅音起首,则म् m变为anusvāra。
ँ (aunāsika),较少出现。梵文中多出现于न् n和ल् l的连声。
ः ḥ (visarga),“止声”,亦多用于词尾,在梵文语音规则中常用于替换स् s、र्
r等。
“|”表示较短的句子的停顿和半颂的结束。“‖”表示较长段落和一颂的结束。ऽ
’(Avagraha)表示初音अ a的省略。°表示缩略。
叠加字
当两个或更多的辅音彼此直接相连时,应用叠加字符来书写。但由于排版技术等原因,现代印度出版物中也经常使用virāma替代,而不使用叠加字。
(以下所示叠加字仅在sanskrit2003字体中可全部得到显示。)
① 需要叠加的辅音中,如果第一个辅音的右侧有一垂直线,那么要舍去这道线而置于前。如:ग्द
gda ग्ध gdha च्य cya ज्व jva न्त nta प्स psa ब्द
bda व्य vya श्य śya ष्क ṣka ष्ट ṣṭa ष्ठ ṣṭha स्क
ska स्थ stha
②
如果当叠加的辅音群的第一个辅音的右侧没有垂直线,后面的辅音便丢失上面的横线并写在下面。如:ङ्क
ṅka ङ्ग ṅga क्क kka क्व kva ट्ट ṭṭa ट्व ṭva
①的例外:न和ल作为叠加字符的第二个字符时,一般要丢掉上面的横线并写在下面。如:त्न
tna ध्न dhna म्न mna न्न nna स्न sna भ्न bhna
प्ल pla ल्ल lla。
②的例外:当म和य是叠加字符的第二个字符时,这两个字符要缩短一些,并写在第一个字符的后面:
क्म kma ङ्म ṅma द्म dma ह्म hma क्य kya छ्य
chya
ट्य ṭya ठ्य ṭhya ड्य ḍya ढ्य ḍhya द्य dya ह्य
hya
其他的例外:
与 क् 相加 क्ठ ktha
与 च् 相加 च्च cca、च्ञ cña
与 ञ् 相加 ञ्च ñca、ञ्ज ñja
与 प् 相加 प्त pta
③ श 在一些叠加字母中改变写法:श्च śca,श्न śna,श्लśla,श्व
śva(见§5)。
④ 改变较大的有:
与 क् 相加 क्त kta
与 त् 相加 त्त tta
与 द् 相加 द्द dda、द्ध ddha、द्न dna、द्भ dbha
与 न् 相加 ह्न hna
特别应记住:क्ष kṣa,ज्ञ jña(今天一般读作dnya或gnya)。
⑤ 在辅音和元音 ṛ 前的 r 用写在上方的钩来表示,这一钩总是写在最右面:र्क
rka,र्के rke,र्कौ rkau,र्कं rkaṃ, rṛ。在辅音后的 r
用附在下面的一撇来表示:क्र kra,ज्र jra,द्र dra,न्र nra,प्र
pra,श्र śra,ह्र hra。特别记住:त्र tra。
⑥ 两个以上的辅音,按相同规则叠加。如:ग्ध्व gdhva,ग्न्य
gnya,त्स्य tsya,प्त्य ptya,ष्ठ्य ṣṭhya,क्त्य
ktya,क्त्व ktva,ङ्क्त ṅkta,त्त्य ttya,त्त्व
ttva,द्व्य dvya,द्द्य ddya,द्ध्य ddhya,द्भ्य
dbhya,श्च्य ścya,श्व्य śvya,क्ष्ण kṣṇa,क्ष्म
kṣma,क्ष्म्य kṣṃya,क्ष्य kṣya,क्ष्व kṣva,
ṅkṣa,ङ्क्ष्व ṅkṣva,ग्र्य grya,त्त्र ttra,त्र्य
trya,द्द्र ddra,द्र्य drya,स्त्र stra。
另外,印度文化中的神秘音节ओं oṃ(汉译为“唵”、“嗡”等),一般写为ॐ。佛教真言陀罗尼中经常采用。
其它符号
①为了拼写波斯语等其它语言中的一些音素,天城体引进了以下一些符号:
क़ qa /q/,ख़ xa /x/,ग़ ġa /ɣ/,ज़ za /z/ ,फ़ fa
/f/,等等。
②吠陀梵语中有一个卷舌的元音:ळ ḷa。
此音在犍陀罗语、巴利语等印度俗语中亦常见。
③数字符号:
० १ २ ३ ४ ५ ६ ७ ८ ९
0 1 2 3 4 5 6 7 8 9
数字符号的用法与阿拉伯数字完全一样,如1=१,365=३६५,84000=८४०००。
事实上所谓的“阿拉伯数字”正是阿拉伯人从印度引进,并传入西方的。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西藏地区,早已使用这种数字表示方法.
相关阅读:
Heart Sutra Sanskrit Devanagari prajñāpāramita-hṛdayam sūtra grammar prajñāpāramita-hṛdayam sūtra vocabulary
心经梵文音译 Vajracchedika Prajna Paramita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Prajñā-Pāramitā-Heart Sutra prajñāpāramita-hṛdayam sūtra Sūtra du Cœur
感谢您访问本站。